疾病说明


心悸


 

【概述】

心悸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,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,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。临床一般呈发作性,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,常伴胸闷、气短、失眠、健忘、眩晕等,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,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不全等。

 

【临床表现】

自觉心中悸动不安;心搏异常,或快速、或缓慢、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,呈阵发性或持续性;神情紧张,心慌不安,不能自主。

 

【病因】

体虚劳倦,七情所伤,感受外邪,药食不当,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。

 

【艾灸取穴】

穴:心俞、巨阙、脾俞、膻中、内关、神门。

配穴:间使、阴郄、三阴交、涌泉。

 

【操作方法】 

①蕲艾条温和灸:23穴/次,4560分钟/穴,12次/日。

②蕲艾炷无瘢痕灸:23穴/次,79壮/穴,12次/日。

③蕲艾器具灸:23穴/次,4560分钟/穴,12次/日。

④蕲艾三伏灸:可于每年三伏天选用蕲艾精油加入养心安神类中药敷贴,35穴/次,连续施灸3年。

 

【预防调护】

健康饮食,少吃猪油、动物内脏、肥肉等,忌不良嗜好,如吸烟、饮酒等,保证足够的睡眠

保持心情愉快,少生气。中医认为心情忧郁易伤肝,肝气郁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生痰生瘀而阻滞心脉引起心悸
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因天之序,不要滥用药物,避免使用心脏毒性药物。